动态

商务贸易系 > 商贸动态 > 正文
《围城》读后感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正如钱钟书老先生曾经在《围城》这本书中所这样说。如果,当时选择换一种活法,会不会有不同的方法,结果会不会不同呢,我怀着这样的想法,再一次走进这本书。

《围城》这是一本好书,每次细读着它后我内心都会有一番不同以往的感受和想法,他能真正让到我自己在纷繁忙碌紧张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可以拥有适合自己心灵的这一片宁静闲暇的时光,让你自己充分缓解精神疲劳,使在心灵层面上进一步得到充分解放。《围城》这本书讲述的是十九世纪初一个中国南方的青年方鸿渐迫于家里的压力与同乡女子定亲,但在在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鸿渐所写的唁电所感动,资助他出国留学的故事。他毫不掩饰地揭露出人性的弱点、生活中的真实性,并入木三分地撕开来并加以展示,给人以思想深层次的震撼与启迪。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婚姻可能并不是我应当去讨论的话题。《围城》无疑是在告诉我们真正的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每个人从懂事的那天起就开始追逐自己所认为理想的生活,爱情也好,友情,亲情也罢,当追求到的时候又在为生活去寻找一个理想的状态,而真正都做到的人却没有几个。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方鸿渐,而是孙柔嘉,孙柔嘉的变化真的是大到吓人,结婚前后完全是不同两个人,婚前温柔体贴,落落大方,婚后易怒易吃醋,斤斤计较,甚至让方渐鸿疏远自己的家庭,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反而像是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方鸿渐变成这个样子,孙柔嘉的确该承担一部分责任。心里默默告诫自己,做什么事之前,一定不能忘了初心。真诚如宝玉说到的,"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若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是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至于方鸿渐,实在说是他没有多少进取心,在欧洲的游学期间,不理任何学业,甚至就是为了能给自己家里人有一个交代,买了个形同虚设的大学学位,隐约这人没有主见,没有目标,看完这本书的书评觉得,糊里糊涂这个词形容他形容的太准确了,我之前也是糊里糊涂的,每一步都按部就班的走着,有些是盲目跟随别人的脚步,有些是按着父母规划的路线在走,糊里糊涂的走了十几年,所以感觉前十几年似乎是没有多少记忆深刻的东西,像是没有走过这些路似的。前在一段时间网上看到过一句话:在选择人生的三岔路口上,一定要再去认真慎重再做一些决定,不要总是让最后自己更后悔,将来究竟要先去找做一个什么职业工作,学的什么大学专业,定居在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去跟什么样的人待在一起,一定要慎重考虑,不要让自己去后悔!在面对你会遇到过的那一个又那一个的人生路口时,每次都要选择一条你现在最想自己走好的人生那条路,那么未来将会有一天,当你那天醒来你会意识到在做的事,正是自己所想要的。“黄色的树林里可以分出两条路,可我又不能同时的去涉足",但是我选择的,一定是我想要的。站在升本和工作的岔路口,我坚定我想升本,不论结果如何,都是我自己想走的路。从那一刻开始,我才感觉这是属于我的人生。以前总在犹豫,选错了该怎么办,错过了怎么办,走了弯路又能怎么办,但是现在我的想法是,选择的本身是没有对错的,跟随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去做决定,如果选择的不是你想选的,对了又怎样,选你此刻最想选的一条路,然后不顾一切的往前走,如果有哪天觉得这条路不适合自己,,那就再换一条重新走!哪怕你想回头都可以,反正人生是你的,不论怎么走,充满热情对待生活就好。

其实生活已经教给过我们这么一个规律:选择是随机的!选择从来不会有对错!选择后的结果人生就像座围城,里面的人有的想出来,外面的人有的想进来。其实当那个选择结束以后其实他就已经成为你生活里的那一部分,这就已经在升华了。(通讯员 刘慧敏)